“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題宣講稿
——第一期“水發青年說”張樂
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我學我講新思想”,大家好,我是今天“水發青年說”的宣講人,張樂。
大家看到我這身裝扮就是我們一線水利建設者的標配,下面我從一個一線基層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說一說在平常的工作中是怎樣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
我所在的工程三部屬于基層一線部門,部門負責管轄標段長67.6公里,涉及宜賓、自貢、內江3市5區(縣)和14個鄉鎮,針對其點多面廣戰線長的特點,部門制定出了業務牽頭負責制的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把工作落實到網格的最小單元,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們。而我主要負責環保、水保板塊的工作,雖然大學的專業就是環境工程,但真正進入工作崗位才發現要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豐收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在工作中我經常會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恩格斯說過的一句話:“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于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所以我深知人類的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將會自食后果。
在全面了解工程三部各標段的主要工程的情況下發現內江供水管道自貢段釜溪河管橋涉及到跨越自貢人民的母親河,并且釜溪河管橋2#橋墩正在釜溪河中央。我立馬翻看了相關設計圖紙,發現施工過程中仍然采用工藝簡單,但是污染性較大的土石筑島圍堰,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填河”。我充分思考了釜溪河管橋橋墩的施工會跨汛期,周期較長,土石筑島圍堰填河過程中一定會造成水體污染,施工完成后還需要對河流進行恢復,并且跨汛期施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立即在相關網站上查閱了釜溪河歷年的水質監測情況,了解到釜溪河現行污染剛剛得到改善,但還遠遠沒有到達國家要求的Ⅲ類水體標準。我立即報告了公司,公司本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新經濟發展觀”立即要求我所在的部門組織設計、監理(包含環保、水保專項監理)、施工單位召開了一次會議。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會議,但其中充滿了“辣味”,焦點就在于如果實行變更鋼板樁圍堰,勢必要增加投資。但如果為了節約投資成本,就要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是我們不可觸碰的“紅線”。最后,幾經爭論,我們還是決定工程建設必須踐行生態文明建設,不能以給自然水體加重負擔為代價,我們理解了人類必須在文明中長大,明白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同樣重要,綠水青山能夠帶來金山銀山,而金山銀山卻買不來綠水青山。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綠色發展方式是發展路徑”。隨后初步擬定了變更施工措施,使用造價較高,機械化程度更高,污染性更小,安全指數更高的鋼板樁圍堰。這雖然只是我們工程建設中一個小小的變更,但是對生態文明思想已經刻在我們的靈魂之上,我們在基層建設中必須堅持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其實,這個案例只是向家壩公司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個例。2021年9月29日,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貓兒沱江底隧洞項目正式始發,是我省水利建設史上首次使用盾構穿江,也一舉創下我國水利行業“最大開挖直徑盾構機、最深的大直徑超深接收豎井、首次采用泥水土壓雙模在線盾構技術”三項國內記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最開始貓兒沱江底隧洞并不是采用盾構技術,原定是想采用鉆爆法。但其穿越的岷江段,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水域,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大不說,常規的鉆爆法更容易給當地生態帶來難以逆轉的危害。所以,公司便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進行多次商討,決定舍棄常見的鉆爆法開挖,采用更為安全環保的盾構機施工。盾構施工雖然與傳統工法相比造價較高,但是在穿越河道時不影響航運,施工過程中幾乎沒有噪音和擾動,施工更安全環保,我們用實際行動為長江上游系上一條靚麗的“綠飄帶”。
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改變了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使已經形成的平衡狀態受到干擾破壞。從普遍意義上講,水利水電工程在環境方面的影響主要包括移民問題,對泥沙和河道的影響,對氣候、水文、地質、土壤、水體、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以及對文物和景觀的影響、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等。
我作為向家壩灌區的一名建設者,懷揣著“再造一個都江堰”的美好愿景,也力爭把向家壩灌區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工程。向家壩灌區在建設過程中始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四大核心理念刻進骨子里,在工程建設中勇于創新,勇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針對工程建設、運行可能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制定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區域環境質量不因工程建設和運行而下降,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充分發揮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工程區域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回顧我國的生態環境發展史,隨著1978年12月改革開放開始,1979年9月我國第一部環境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布,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開始步入依法管理的軌道。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黨的十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黨章》,這是國際上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一個政黨特別是執政黨的行動綱領中。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寫入《憲法》,這就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國家根本大法來遵循。
讓我們一起展望未來,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下,一起領略總書記的深謀遠略。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現代化國家,必須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彰顯了治理決心與治理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成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只有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持之以恒地推進、堅決如一地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更好地邁上新臺階。“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
再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建設生態文明的時代責任已經落在了我們這代人的肩上,只有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才能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圖景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最后,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從自己、從現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